你的位置:11选五中四个有没有奖 > 新闻动态 > 充电宝能不能带上飞机

新闻动态
充电宝能不能带上飞机
发布日期:2025-04-13 14:58    点击次数:156

紧急!充电宝上飞机新规:这些情况可能被拒,乘客必看!多国航司已禁运,这些细节不注意恐被追责!

“行李舱突然着火,火苗蹿起,乘客接力用瓶装水灭火……”这是杭州乘客翁女士在3月20日香港航空HX115航班上的真实经历。事后调查推测,起火原因可能与充电宝有关。类似事件近期频发:韩国釜山航空客机因充电宝起火紧急疏散176人,美国达美航空航班因烟雾返航……充电宝这一出行“刚需”,为何屡成飞行安全隐患?

作为常年出差的“空中飞人”,我每次过安检都被充电宝折腾得头疼。但经历这些事件后,才明白:安全无小事,规定背后是血的教训。今天,我们就来深扒充电宝乘机的“生存法则”。

一、国内规定:容量、标识、使用,三大红线不能碰

根据中国民航局2014年发布的公告(最新沿用至2024年),充电宝乘机需遵守以下“铁律”:

容量限制:

100Wh(约20000mAh)以内:可随身携带,无需申报。

100Wh-160Wh(如部分相机电池):需航司批准,且每人限带2个。

超过160Wh(如户外电源):直接禁运!计算公式:额定能量(Wh)=容量(mAh)÷1000 × 电压(V)。以20000mAh、5V充电宝为例:20000÷1000×5=100Wh,刚好踩线合格。

标识清晰:无标识或参数模糊的“三无”产品,一律拒载!

全程禁用:飞行中严禁使用充电宝,包括充电和放电,开关必须关闭。

个人见解:很多人误以为“能带上飞机就能用”,实则大错!高空环境气压变化大,锂电池易发热自燃,一旦起火,后果远超地面。

二、国际新规加码:托运?存放位置?细节决定成败

近期多国航司因事故频发升级规定:

泰国航空:3月15日起,全航线禁用充电宝,禁止机上充电。

韩国7家航司:充电宝必须随身携带,不得托运或放入头顶行李架,且需用透明袋封装。

马来西亚民航局:3月起充电宝禁止存放于头顶行李舱,只能随身保管。

为何严管存放位置? 托运行李易受挤压引发短路;头顶行李舱起火难以及时处置。国内虽未强制透明袋封装,但建议效仿,防患未然。

三、航司执行差异:起飞前能否用?南航、厦航各不同

国内各航司对“非飞行阶段”使用充电宝态度不一:

南方航空:滑行和平飞阶段可用,起降时禁用。

厦门航空:全程禁用,登机即提醒。

东方航空:需以机组人员现场指示为准。

个人吐槽:规定模糊导致乘客困惑。建议统一标准,或在机票预订页面明确提示,减少纠纷。

四、违规后果:轻则罚款,重则判刑!

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教授许凌洁指出:违规使用充电宝可能面临三重处罚:

行政处罚:如警告、罚款。

民事赔偿:若引发事故,需承担经济损失。

刑事责任:若后果严重,可追究“危害公共安全罪”。

案例警示:2023年四川航空一航班因充电宝冒烟紧急备降,涉事乘客被调查。

五、安全出行建议:选对产品+做好自查

选购合规产品:认准3C认证,推荐Anker、小米等品牌,容量标注清晰,安全性高。

登机前自查:

检查外观是否破损、鼓包。

计算额定能量,确保不超标。

关闭电源,用绝缘胶带覆盖接口。

个人经验:我常年携带一款10000mAh的磁吸充电宝,体积小、标识全,从未被安检扣留。

结语:规矩不是枷锁,而是护身符充电宝乘机争议的背后,是安全与便利的博弈。与其抱怨规定繁琐,不如主动遵守——毕竟,谁也不想成为“空中惊魂”的主角。

互动话题:你有过因充电宝被安检拦下的经历吗?欢迎评论区分享!



Powered by 11选五中四个有没有奖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